有時候,我會溜到商場裡的店子,探望那些本來昂貴卻因為減價而變得可親的衣服。當城巿裡單位的租金和售價節節上升時,商店減價的頻率便愈來愈高──那些即將過時的衣服不斷貶值,商店的負責人必定再也不願負擔這一批霸占空間的貨品。在店子裡,除了一批凌亂不堪的新裝,便是埋首專注地掘挖的顧客。
實在,我不知道,他們窩在那裡的原因,是不是跟我一樣──無法擁有自己的房子。唯一能肯定的是,在我居住的城巿裡,大部分的人,即使窮盡畢生的積蓄,也無法購買一幢房子,甚至,難以租住一個寬敞的居所。因此,除了挑選衣服,我們別無出路。如果無法把自己安置在理想的屋子,起碼,可以把身體放進華美的衣服裡,如果沒有得體的外衣,起碼,可以把靈魂安歇在愜意的軀殼裡,如果肌肉皮膚也失控地鬆弛敗壞,那是我不敢想像的生存狀況。
我寄居在一所不屬於自己的房子,窗外是一片綠色的山巒。那些穿著保安制服的人,分布在屋苑的各個入口,嚴格看守著,禮貌地叮囑住客拍卡,訪客登記,或阻截外來者。屋苑剛剛落成不久,許多年輕的夫婦帶著嬰兒遷進來,還有他們的貓或狗。十年過去後,嬰兒成了年輕人,管理者卻在商討,如何解決屋苑內童黨為患的問題,他們處理那聚集在路邊的少年,就像清洗狗集的排泄物,或驅趕露宿者。按照舒適居所的準則,管理員把一切看來危險和骯髒的人和事物移除,並且在屋苑範圍栽種品種繁多的花草,又建起了噴水池。理想家居的意思,就是讓人能用某種示範單位的空氣,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,像一隻白色的繭。最後,或許我們就變成了自己的房子,而我們,其實誰都沒有太多選擇。
有時候,我想大聲地告訴任何一個人,衣服是我們最後一道防線,免於丟失自我。可是我知道,這並不是任何人會關心的問題。
(原刊《自由時報》八月三十日「失去洞穴」)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1/new/aug/30/today-article4.ht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