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攝︰黃楚喬)
總是記得第一次讀鍾玲玲小說的感覺,就像遇上非常重要的人和事物的時刻,措手不及,毫無防備,冷不防已置身在那面前。
書本的臉面看起來就像許多別的書本,但文字有一種接近心跳的節奏。後來就覺得,她寫的都細細密密地鑽到心裡去。例如寫著劉瀾第一次遇上林逾靜並生起了強烈愛意的時候,正牽著丈夫的手,隆起的腹部孕育著胎兒。妻子的身份,臃腫的肚子,從來沒有對於她愛上另一個人構成任何障礙。小說裡的劉瀾,並不是個狂放的女子,而更像拘謹賢淑的妻子和母親,形容憔悴,臉色臘黃,可就是因為她的外貌和舉止那麼尋常,對於丈夫以外的另一個男子的感情,卻那麼洶湧而激越,同時那樣理所當然,強烈的反差,帶來了深刻的震撼。
鍾玲玲筆下的劉瀾,平凡得像街上隨處可見的任何一個女子,但愛起一個人來的時候,即使對方給她的回應只是冷漠,近乎厭惡,她的熱情仍從不停止,那種無可阻擋的力量,才令人驚訝,以至於想到每一個看來循規蹈矩的女性,內心深藏著的某種足以令人畏懼的能量。這是《愛人》,我認識鍾的起始。
劉瀾具備了鍾玲玲筆下女主角的大部分特點,擁有丈夫、孩子,住在寬濶的房子裡,有幾個交往逾大半生,密不可分的知己好友,熱愛文學,可同時心裡記掛著的卻是另一個人,而且對於安穩的生活懷著愧疚感。
小說中的女子,表面上都遵從著一般的社會規範,但丈夫對她們來說,就如房子,生活中的必需品,維持著彼此的只是習慣性的親近,而非愛情,一種「當我們盡了我們的本份,便沒有其他的事可做了」(《我不燦爛》〈星期天的海灘〉)的關係。
對於愛情,她們都有著廣濶寬容得令人匪夷所思的胸懷。《愛人》裡的劉瀾以欣賞的目光,看著她的丈夫默默地愛慕著自己的好友,而《愛蓮說》裡的蓮生冷靜地對待情人和好友走在一起,與其說她們都有著令人難以理解的心思,不如說,她們都看穿了所有的情和愛,說到底只是虛妄。
與若即若離的愛情比較,友情更堅實而彌足珍貴。鍾玲玲筆下的女子,都擁有一伙女友們,而且是連繫彼此的核心人物。那些女性之間的情誼,或互相包容,互相陪伴,互相扶持,或互相刺痛對方,並用各自的方式關愛彼此,終究不離不棄。朋友也就是從自我分裂出來的一面鏡子,互相映照出自己無法迴避的部分。
鍾玲玲的第一本散文及詩集是《我不燦爛》,書的名字來自一九七零年,她寫的一首為了紀念五四運動五十週年而寫的詩《我不燦爛在一九一九》,她又在一九七一年參與保釣運動。
《愛蓮說》裡的蓮生在一九七一年的示威運動裡渡過了她激盪的青春歲月,經歷了與情人曲折的感情和分離、出國又回國、生活的轉變,二十年後的她已經結婚生子,跟二十年前的友人親厚如昔,只是對於眼前的八九民運,一如曾經出現又轉瞬即逝的愛情,「當我們靠近生活我們就會發現眼前的梨子要比遠方的坦克大,活著的人非常密切,死去的人異常疏遠,記掛生人遠比哀掉死人容易。」一如蓮生懷疑,保釣運動裡的自己,那熱情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熱情,以及它從何而來。
因此,當一眾親近的友人大部分已過著富足安定的生活,只有劉英對這一切抱著質疑的態度,她甚至批評在雅緻的房子裡給朋友端茶、照顧孩子,努力過著優雅的生活,扮演中產階級好婦人的蓮生其實並沒有勇氣活出真正的自己。劉英的話給蓮生帶來最切實的傷害,但也只有她的話能說到蓮生的心坎裡去,她總是提醒她,被淹沒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在哪裡,而且還在那裡。
讀鍾玲玲的小說,我總是不避嫌地把作品與作者一併來讀,當然那只是我想像中的作者。那又有什麼關係呢,如果有些人以自己的生命寫了一本又一本的作品,那作品必然帶著她的影子,又必然不等於就是她。
我總是覺得,那些書,都是從她的生命剖下來的一片,因此,讀起來才會令人感到,那彷彿就是自己的血肉那樣。
《玫瑰念珠》在一九九七年出版以後,我幾乎已無法再讀到鍾的作品,除了偶爾在報刊上零星出現的一些短文,也有一種感覺,她應該不會再把作品出版,當然,也沒有關係,如果作者已感到再沒有想說的話,沉默就是一種恰當的姿態。
最後,我只想到鍾玲玲寫於早期的一首詩《我看見他》︰「我看見他站立在
我們面前/我看見他的臉/正向著你/微笑/我看見他走了/我看見他的眼睛
也不曾/看見過我/我看見你/好像想/跟我說話/我就把我的頭移開/同時我也知道/在甚麼地方的一條河裡/正弄翻了一艘/破船」
沒有人會知道這三個人的關係,或許,這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,「我」的位置,似乎永遠在凝視著那個只看著「你」微笑,不曾看見過「我」的「他」,失落的氛圍在所有的詩和小說完結以後,仍然留在空氣裡,久久無法驅散。
(原刊2010年8月號Elle)(假如沒記錯的話)